(活動日期:2009年1月14日)
◎ 會議名稱:電子業溫室氣體排放管理研討會
◎ 會議日期:98年1月14日 AM 10:00 開始
◎ 會議地點:台北市電腦公會五樓 TCA 501會議室
◎ 主辦單位/執行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工研院能環所
◎ 協辦單位: 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台北市電腦公會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以下簡稱環保署)為協助產業進行溫室氣體的減量工作,特於98年1月14日在台北市電腦公會五樓舉辦「電子業溫室氣體排放管理研討會」,以電子業在此領域的管理經驗進行分享,協助相關產業進行前瞻性的溫室氣體減量措施探討。
環保署溫減管理室周專門委員淑婉表示,在未來的溫室氣體減量法規中,為鼓勵事業主動執行溫室氣體減量,規定得於核配排放量前主動提出溫室氣體減量專案或主動執行溫室氣體排放額度抵換專案,經查驗機構查證後,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認可其減量額度;經認可之減量額度,得作為溫室氣體總量管制排放量之抵換或交易,環保署希望藉此機會,鼓勵業者盡早進行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的工作。環保署於2005年7月與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簽署含氟化物排放減量合作備忘錄,希望藉此研討會,帶動國內產業進行溫室氣體減量工作。
研討會首先由台灣半導體協會說明在半導體產業推動氟化物排放減量績效分享經驗。TSIA在2005年7月21日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簽署PFCs排放減量合作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此備忘錄開啟了台灣產業新的溫室氣體自願減量行動方案,不僅致力於減緩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對經濟和環境永續發展也創造了雙贏局面,半導體產業推動PFCs排放減量措施,包括使用替代氣體、投資經費安裝尾氣破壞設備,以及製程調整等控管措施,降低製程中PFCs的排放,預期2010年前其PFCs排放量降至1998年基準量以下,達成國內第一個承諾溫室氣體絕對減量的產業,估計至2010年前需投入約50億新台幣來達成此減量目標。由TSIA提出之許多措施,皆可做為其它產業在溫室氣體排放減量之參考。
研討會接著由DNV報告如何將TSIA的減量成果,經由VCS方法學及計畫執行確認書的查證,獲得國際間可交換的減量額度。另外為因應後京都時間更嚴峻的溫室氣體減量責任,邀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環工與管理研究所胡憲倫博士介紹電子業碳足跡和永續發展間關係,從氣候變遷對企業的風險,如何讓企業能永續經營,並提出企業發展氣候變遷策略的建議步驟。接著由工業技術研究院介紹PAS 2050碳足跡概念。在學術分享報告後,則由三大具有代表性的電子公司包括台灣積體電路公司及聯華電子分別報告電子業碳供應鏈的管理及碳足跡的推動與未來法令需求,及碳揭露執行經驗分享,最後由Acer公司以其溫室氣體排放管理經驗,說明如何進行減量排放,並與國際相關供應廠商及伙伴進行溫室氣體資訊盤查管理,最後參與碳揭露活動等。
綜觀本次研討會,參加人數約100人,雖為國內首次以單一產業進行溫室氣體執行經驗分享的交流會議,但產業參加踴躍,對於後續相關的產業的溫室氣體減量工作,具有示範的效益。
聯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空保處 李維民先生 Tel: 02-23117722 轉2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