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環保署舉辦「全球高科技產業氣候保護論壇」
【工業技術研究院 責任編輯】
環保署與世界半導體協會於今(2010)年6月21日假新竹國賓飯店辦理「全球高科技產業氣候保護論壇」,特別邀請到大氣NF3及CFCs量測權威Dr. Ray Weiss(美國加州大學教授)進行專題演講,同時美國環保署全球氣候變遷因應策略計畫資深經理Mr. Bartos、及美、日、歐盟等產官學研各界代表亦共襄盛舉,就國際間溫室氣體減量趨勢、產業盤查、自願減量及供應鏈等議題進行交流,預期有助提升我國高科技產業對溫室氣體減量之能力及視野,進而展現其減量企圖心。
本次會議邀請的Weiss教授,其專長在大氣中溫室氣體排放濃度之量測與量化,並曾於2008年於地球物理研究通訊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發表利用新的分析方法得到第一份大氣中NF3濃度的測量值,在此之前,這種氣體在大氣中並無法用技術測得,本次會中Weiss教授說明以同位素及化學儀器進行自然界中溫室氣體的量測,發現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明顯增加,尤其是NF3。配合未來新推估模式改良及監測點的增加,可提昇關鍵實質性的量化量測結果,並做為政府部門與產業界減量方向之參考依據。
接續Ray Weiss演講後,美國環保署Mr. Bartos與我國產業代表及相關專家學者即進行論壇之討論,主要探討面向包括:國際氣候保護與溫室氣體管理論述、產業溫室氣體排放管理、及產業與供應商之合作減量機制等議題。論壇中各與會人士提出許多氣候保護倡議、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及全球資訊交流的寶貴意見,並同時期望高科技產業於快速發展之餘,亦能透過降低能源使用、提升能源效率及全球供應鏈合作減量等機制,加速氣候保護工作之進行。Mr. Bartos於會中指出,世界半導體產業協會開創了區域性產業環境保護工作合作已屆20年,高科技產業的技術發展目前雖以半導體技術為基礎,但因應市場需求已有新興的半導體相關次產業產生,包含TFT-LCD、LED及PV產業,使用的氟化物及排放量亦相當高。另外,能源使用及溫室氣體的排放與計算,皆面臨產業合作的整合與創新,如何加強高科技產業的合作、最新排放資料蒐集與分享等管理機制,是這些產業發展的重要工作。
最後,環保署沈署長世宏於論壇結語指出,藉由高科技產業的專家進行與談與腦力激盪的結果,相信可促使產業界更瞭解未來溫室氣體管理趨勢,並思考如何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強化與供應商間資訊交流、及與政府部門的合作機制,進而達成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目標。
本次論壇舉行的時機恰逢世界半導體產業協會年度會議,因此光電業、半導體業、太陽光電業及LED業等高科技產業之國際友人與專家均齊聚一堂參與本論壇,藉由此國際會議之舉辦,可宣導我國政府與產業溫室氣體之減量成果,對我國近期積極推動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之工作,有相當之助益。